当前位置:首页 > 茶叶 > 茶史 >

茶史

唐代蒸青饼茶

发布日期:01-01    点击次数:

    

到了唐代,人们饮用的饼茶已是用蒸青制茶法加工的。早期的茶饼制作由于采制的茶叶基本上没有经过处理,因此制成的茶饼有着很浓的青草味,为了去掉青草味,经过反复实践研究总结,创造了蒸青制茶法。陆羽《茶经·三之造》记载:“晴,采之,蒸之.捣之.拍之.焙之,穿之,封之,茶之干矣。” 晴天将茶采摘下来,然后放到甑釜中蒸,再将蒸过的茶叶用杵臼捣碎,尔后拍制成团饼,最后将一个个茶饼穿起来,焙干,封存。拍制有一定规承:规为铁制,或方或圆;承又称台或砧,常以石为之,及为制团茶或饼茶之法。经过这样加工,茶去掉了生腥的草味,变得鲜美甘醇了。陆羽按色泽与外形,把这种个体外形多种多样的蒸青团、饼茶分成八种,并分别说明了其优劣。
   
当然,唐代以团饼茶为主,但少数地方,也有蒸而不捣或捣而不拍的散茶和末茶。个别地方还有炒青茶。

导航

热门


[关于我们][联系我们][免责声明][版权声明]百家筝鸣古筝艺术中心(全国连锁)1 全国古筝培训列表 红弦古筝圈

© 扬州市原树茶业研究有限公司 版权
苏ICP备20003689号-1